• 1
  • 2
  • 3
  • 4
  • 5
  • 云宣讲
  • 海军军医大学
  • 华东理工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高层次人才招聘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
当前位置:高层次人才网>留学生招聘>海归就业> 遭遇最大海归潮 海归或变“海带”

最新招聘信息推荐

在线联系客服

(工作日:8:30-17:00)

在线QQ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电话010-89684656

个人投递简历邮箱gccrcw@163.com

遭遇最大海归潮 海归或变“海带”

工作地址:招聘职位:学历要求:发布时间:2014-03-12 发稿编辑:高层次人才网

  法制晚报讯(记者 刘镐)随着“归国潮”的来临,眼下很多海外高校招聘网学子年底回国找工作。2013年我国迎来“史上最大海归潮”,预计总归国人数会超过40万。而国内就业市场也在经历寒冬。预计2014年应届毕业生人数将达到727万。

  “最难就业年”遭遇“最大海归潮”,不少“海归”都发现,在就业市场,自己已经从“待价而沽”转为“折价而售”了。

  数据 今年迎来“史上最大海归潮”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出国留学”一度成为一股风潮,让许多家长乐于把孩子送出去“锻炼”、“镀金”。如今,“留学”风潮所带来的“归国”高峰期正逐渐临近。

  根据教育部留 学服务中心统计,2012年我国留学人数突破39万人,相比前年的33万人增加了17%,延续了过去三年我国留学人数保持15%以上的增长态势。硕博招聘网 而中国国内留学机构启德教育集团发布的《2013年中国留学市场盘点和2014年趋势展望》报告显示,预计2013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将突破45万 人,2014年将达到50万人。

  伴随着留学热升温的还有留学归国潮的到来。数据显示,2011年留学归国人数仅为18.62万人,2012年留学归国人数升至27.29万人,而2013年我国迎来“史上最大海归潮”,预计总归国人数会超过40万。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预测,未来5年内,中国将迎来回国人数大于出国人数的历史拐点。

  2013年高校应届毕业生达到699万就被戏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而2014年应届生人数将达到727万,当它与“海归回国潮”叠加,拥挤的求职大军使得不少海归学子遭遇就业困境。

  调查 86%的海归半年内能找到工作

  事实上,海归归国求职的时间线一直在拉长,现在还未找到心仪工作的海归也无需着急。根据智联招聘今年发布的“国际人才蓝皮书”显示, 86%的海归能在6个月内找到工作,多数海归并没有变成“海带(待)”或“海参(剩)”。

  具体来看,海归回国后3个月内找到工作的占65.3%,回国后3~6个月内找到工作的占21.0%,回国后6~12个月找到工作的占8.2%,1年以上才找到工作的占5.5%。

   艾迪国际留学专家刘彦提示,目前,企业急需的人才就业形势还是不错的,只是目前留学人员的选择与多年前相比发生了变化。2011年,留学归国人员首选外 资企业、民营企业和国企。而从2012年开始,选择发生巨大的变化,首选为国企、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高端人才回国后,主要选择高等院校和国家级别的事业 单位。

  15.6% 的海归就职金融行业

  从海归在国外所学的专业以及国内就业热门专业来看,海归所学专业主要以金融、经济、管理、工程学等为主,而这些专业在国内是比较热门的专业,用人需求量大。

  启德教育集团市场推广总监金冉告诉记者,根据《2013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数据,今年金融专业仍具吸引力,理工科等其他专业也非常受欢迎。今年有15.6% 的海归就职于金融行业,说明我国对金融专业的海归有较强需求。其次,今年在科研技术服务行业和信息传输、软件信息技术行业就职的海归的比例分别达到12.9%和10.2%,说明我国对理工科专业海归的需求量也不小。

  新通美国部 文案主管张婷婷提醒说,2013年金融、商科、工科学生仍占新通教育留学生人数的50%以上,这几类专业仍是目前大部分留学生会选择的热门专业。但是未 来,但随着金融人才和IT人才的逐渐饱和,就业单位范围单一,面对国内211等重点大学毕业的众多优秀毕业生的正面竞争,恐怕金融等行业也将面临就业难 题。

  “其实国内现在需要的人才主要在基础建设领域、高新技术领域、制造业、文化产业、公共服务行业等领域,但是管理类和经济类人才趋于饱和状态。”艾迪国际留学专家刘彦表示。

  归国首份工作起薪3000-5000元

  在新的“回国潮”冲击之下,超过70%的中国留学生都选择回国就业。一份调查显示,中国海归回国后第一份工作的年薪普遍不高,其中36.5%起薪不足4万元,67.2%起薪不足6万元。

   新通美国部文案主管张婷婷告诉记者,根据该教育机构的调查数据,中国海归回国后第一份工作的年薪普遍不高,起薪一般在3000-5000元左右每月,而 月薪上万的这部分海归主要都是在公司担任中级管理职位;留学归来人员只有6%左右为高薪人群,担任CEO等高管或是自己创建公司。

  “海归数量急剧攀升的数字背后则是不争的事实—海归群体日益"失宠","精英"光环逐渐褪色,海归的"平凡时代"已来临。”上述负责人表示。

   目前,海归的含金量也在缩水,调查显示,77.5%的海归表示实际薪资比理想薪资低,仅1.8%的海归表示实际薪资高于自己的期望值。海归收回留学成本 时间较长。过半留学归国人员认为收回留学成本需要5年,仅有11.1%的海归认为需要4年时间,认为1年即可收回成本的人寥寥无几。

  工作经验决定归国收入

  事实上,海归的收入差距十分明显,海外工作经验决定海归回国就业收入。启德教育发布的《2013 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显示,具有5 年及以下海外工作经验的海归,归国后的年收入为16.50 万元;而具有5 年以上海外工作经验的海归,归国后年收入为26.71 万元。

   在HR深度访谈中,受访者普遍表示,海归的留学背景在应聘时的竞争力越来越弱, 他们更愿意接纳具有相关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的求职者,并更乐于为这些人提供较好的薪资福利待遇和晋升机会。而没有相关工作经验的员工需要企业投入一定人 力、物力、财力对其进行专业培训,才能在岗位上发挥作用。

  七成HR不会优先录用海归

  相比本土大学生,“海归”原有的“文凭红利”已经在褪色。启德教育发布的《2013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中,超过七成的受访企业HR表示并不会优先录用海归,而是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仅26%的HR表示比较青睐海归。

  采访中,一位国企的HR告诉记者,公司从去年开始就不再招聘留学生了,“近几年入职的"海归"不但语言能力越来越差,业务能力和职业规划也比国内毕业生差很多。&rd硕博人才招聘quo;

  她补充说,从以往的招聘经验来看,目前的归国留学生反而“鱼龙混杂”,例如,一些高考失利后自费出国的孩子本身基础较弱,加上家庭条件优越,自我约束力较差,在国外也没有认真学好知识,而且还有不少国外大学花钱就可以买文凭。

  故事 海归数份简历“石沉大海”

  事实上,这两个月,北京相继举行了数场针对留学归国人员的招聘会,而不少参加招聘会的“海归”都发现,自己已经从“待价而沽”转为“折价而售”了。

  今年10月,刚从英国攻读金融硕士学位归来的刘青,本以为凭借着“海归”人才的资历能够很快找到心仪的工作,但结果却大失所望。参加了十多场招聘会,在网上也向30多家企业投了简历,收到的回复却寥寥无几。

  压力倍增的刘青,也开始面试那些原本并不在自己挑选范围内的小机构,“虽然这些公司给提供了岗位,但是薪资情况和发展平台让我不太满意。”刘青告诉记者,从收到offer的企业来看,归国人员并未受到太多照顾,起薪也只在4000元-8000元之间。

  专家提示 降低首份工作期望值

  启德教育集团市场推广总监金冉分析说,海归对自己期望值很高无可厚非,关键是如何对待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金冉表示,不少海归非常渴望体现自身的价值, 因此在招聘过程中,很多海归会给用人单位留下自我定位过高、期望值过高的印象,而很多用人单位往往希望海归从基层岗位开始锻炼。刚回到国内的海归在求职时,必须更加理性,先跨过求职的门槛。

  可考虑在海外工作一段时间再回国

  艾迪国际留学专家刘彦表示,目前就业的门槛确实比过去有所提高,企业希望选择高端人才,但是这部分人选择回国的非常有限,且都首选高校和企事业单位。此外,即便是博士生,很多用人单位对他们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现在很多高校在招聘中都会要求求职者有几年的海外实践经验。”刘彦建议,毕业生不要一毕业就回国,可以选择先在澳大利亚等海外工作一段时间,积累经验。

  出国前就需做职业规划

  新通美国部文案主管张婷婷建议年轻留学生回国后就要尽快融入国内经济人文环境,不要过分高估自己所能创造的价值。

  张婷婷同时表示,通常就业单位看重的是“海归”所具备的能力和素质,而不是仅仅有 “洋文凭”。最好在出国留学前就做好职业规划,在留学专业的选择上,要在了解想要选择的学校、专业情况之后,结合自己职业发展目标选择留学专业。

  可考虑二三线城市

   启德留学集团市场推广总监金冉表示,从现状来看,海归们多集中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这些地方虽然机会多,但同时也聚集了国内最顶尖的人才,竞争也最激 烈,对那些刚从学校毕业、没有任何实际工作经验的海归来说,反而没有优势。如果退至二三线城市,发展机会可能更多。 文/记者 刘镐

投递招聘简历时请注明来源于:高层次人才网 http://www.gccrcw.com/,提供硕博招聘信息研究生人才招聘信息。

网站介绍|隐私声明|人才招聘|联系我们|新浪微博|驻外大使馆|高校就业办|会员注册|会员登录|博士学科QQ交流群|微信群|

客户服务热线:

010-89684656

投递简历:gccrcw@163.com

意见建议、投诉邮箱:gccrcw@163.com

博士及以上高层次人才求职平台---高层次人才网

微信公众号